锐意创新 奋发有为 中国航海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5 Dec 2024

  • 2024年12月19日,中国航海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 “青专委”)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中国航海学会何建中理事长、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院士等嘉宾与70余位青专委委员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中国航海科技创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刻。青专委常务副主任委员、武汉理工大学张笛副校长主持开幕式,副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冯小香副院长主持学术交流环节。
  • 在学术交流环节,青专委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耿雄飞、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陈松贵、大连海事大学纪玉龙,分别作了题为《人机协作+等效替代——智能航行的发展演化之路》《科研大设施支撑水运工程新质生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驱动船舶技术与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深度聚焦航海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实践,充分展示了青年专家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与卓越科研成就,引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与深入思考。  青专委顾问委员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主席张宝晨、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周静波、大连海事大学原校长孙玉清等顾问专家莅临会议。
  •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航海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正式踏上征程。它将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青年专家们搭建起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有力推动航海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人才培养。在国家“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等战略指引下,青专委将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投身于航海及相关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智库建言以及人才培育等工作,助力我国航海事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坚实的航海力量。

原文链接:

《中国经济大讲堂》 20241222 摩擦纳米发电机:小摩擦迸发大能量

23 Dec 2024

视频简介

  •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摩擦纳米发电机正悄然改变我们对能源的认知,它无需电池无需外部电源,仅凭摩擦产生的机械能就能轻松转化出电能,甚至吹一口气也能用来发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将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引领人类社会迈向更加绿色、智能、自给自足的能源新时代。 (《中国经济大讲堂》 20241222 摩擦纳米发电机:小摩擦迸发大能量)

视频链接:

[资源分享]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KANG HOOI SIANG(江泓杉):海运脱碳中的数字孪生应用展望 |海事前沿交叉论坛第46期

27 Sep 2024

介绍:

  • KANG HOOI SIANG(江泓杉),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研究员、博导,任海事技术中心(MTC)主任。博士毕业于美国Texas A&M大学海洋工程系。他是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RINA)准会员和新加坡浮动平台学会(SFSS)会员,表了超过120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他是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rine Engineering & Technology》编委会成员,并兼任多个国际会议的分论坛主席,如亚洲海洋技术会议(OTC Asia 2024)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国际海洋、离岸与北极工程会议(OMAE)。近五年来参与超过30个国际海洋工程科研项目以及超过10个产学研用项目。他在海洋脱碳方面的科研成果曾荣获2021年马来西亚技术博览会金奖以及马来西亚-克罗地亚技术交流国际荣誉奖。2019年和2023年,他在欧盟地平线玛丽·居里研究与创新人员交流计划(RISE)下被授予访问学者身份,前往里斯本大学交流。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海洋结构可靠性与安全、海洋脱碳、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流体结构相互作用。

报告内容:

  • 欧盟碳税政策迫使海运业、船东和运营商为超标的碳排放支付额外费用,进一步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海运业迫切需要有效的脱碳策略,以减轻碳税负担并提升竞争力。本研究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构建了船舶排放清单。研究发现,密集的航线和有限的海域空间对海运交通构成了阻碍,碳排放和氮氧化物(NOx)成为主要的海洋污染物。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系统整合物理数据,实现船舶运营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结合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提供精准的排放监测,优化航行路径及关键部件,从而有效减少碳排放,帮助企业应对严格的碳税政策,推动海运业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李立浧院士:新型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思考

22 Aug 2024

编者按

  • 2024年8月17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紫金论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盛大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的新型能源体系”。在主论坛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李立浧院士作了题为“新型电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思考”的主旨报告。

图文导读

原文链接:

中科院院士 丁汉: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

16 Aug 2024

研究背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院士分享《共融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主题演讲,表示共融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必然趋势。共融机器人(Coexisting-Cooperative-Cognitive Robots, Tri-Co Robots)是指能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面向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国防安全等领域对共融机器人的需求,开展共融机器人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提供源头创新思路与科学支撑。本重大研究计划自2014年10月启动论证,先后有国内外近百名学者参与,举行讨论、论证、汇报、咨询会 20余次,于2016年7月获得批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牵头,联合信息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共同负责实施。 本重大研究计划瞄准国际机器人研究前沿,围绕人-机-环境共融的机器人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机械、信息、力学和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旨在刚-柔-软耦合柔顺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多模态环境感知与人体互适应协作、群体智能与分布式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提升我国机器人研究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拟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1)刚-柔-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特性与可控性,包括:刚-柔-软体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力学行为解析,机器人-人-环境交互动力学与刚度调控机制; 2)人-机-环境多模态感知与自然交互,包括:非结构环境中的多模态感知与情景理解,基于生物信号的行为意图理解与人机自然交互; 3)机器人群体智能与操作系统架构,包括:机器人个体自主与机器人群体智能涌现机理,群体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多态分布架构。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将充分体现“依靠专家、科学管理、环境宽松、有利创新”的宗旨,体现基础研究的特点,兼顾国家重大需求。本重大研究计划执行期为八年(2017年1月~2024年12月),拟投入直接经费2.0亿元。通过八年的连续支持,期望在共融机器人领域显著提升我国的整体研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领先。(数据更新至2017年12月12日)

图文导读

原文链接:

【Advances in Physics X】王中林院士最新理论综述:动生麦克斯韦方程组

11 Aug 2024

研究背景

  • 运动介质的电动力学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们关注。对于沿直线匀速运动的一般介质,使用标准微分形式麦克斯韦方程组(MEs)和近似闵可夫斯基本构方程来描述其电磁行为就足够了。通过使用洛伦兹变换保持MEs的协方差,可以从非运动观测者的参照系(S)中得到运动坐标系(S’)中观测到的电磁场。这是经典电动力学中公认的标准狭义相对论。由于洛伦兹变换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光速,通常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因此,狭义相对论是两个独立的观测者在两个惯性参照系中观测到的相同的电磁现象,这两个参照系以恒定的速度相对运动,而整个空间要么是真空,要么充满一种无边界的各向同性介质。
  • 为了计算运动介质的电磁场,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必须的。这些本构关系可以作为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补充条件。闵可夫斯基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的,即介质的性质和在其他惯性系中相应的本构方程保持不变。这有两个要求:沿直线匀速运动或在惯性参照系中运动,并预先确定相应的本构方程。然而,如果介质以加速度沿着复杂的轨迹运动(图1b),并且对于形状可变形的材料或液体,速度可能是时间和位置的函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从数学上不可能描述运动介质的电磁场。更重要的是,实际介质/材料可能是各向异性的,其介电常数强烈依赖于频率甚至晶体取向,因此,应考虑介质色散关系。而这种情况在实际材料的工程应用中经常发生。

文章概述

  • 在经典电动力学中,运动总是指两个观察者在惯性参考系中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洛伦兹变换下,麦克斯韦方程的协方差可以在两个空间中分别保持。因此,电磁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而且由于真空中光速不变,描述真空空间中带电粒子电磁行为的理论可以用狭义相对论很好地描述。然而,在工程应用中,介质具有形状和大小,也可能在加速运动,并且一个系统可能具有多个运动物体,这些物体在外部机械触发下可能相关或独立。因此本文提出了描述此类电磁-机械系统中电磁现象的理论。我们主要介绍低速近似(v << c)下的动生麦克斯韦方程(MEs-f-MDMS)。
  • 我们得出结论如下:
  • MEs-f-MDMS 是描述运动物体内部电动力学所必需的,该物体不仅以加速平移运动,而且具有旋转运动。经典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的是介质无本身运动的电动力学,这两个区域的全解均满足边界条件,因此物体的旋转将影响其附近的电磁场。这里也给出了求解MEs-f-MDMS的理论方法。
  • 本文由王中林院士亲自执笔,从伽利略空间与时间、伽利略电磁学、方程边界条件、与狭义相对论的关系、潜在应用等13小节进行了详细阐述。相关文章以“The Maxwell’s equations for a mechano-driven media system (MEs-f-MDMS)”为题发表在顶级期刊《Advances in Physics: X》上,将是理解这一理论进展的绝佳参考。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80/23746149.2024.2354767

图文导读

潜在应用

  • 在此之前,MEs可以有效地计算固定介质的电磁行为,这涵盖了物理和工程应用中的大多数场景。加速运动物体产生的电磁辐射可以通过使用MEs-f-MDMS来计算,例如分布在发电机或风车周围的电磁辐射。在这种情况下,介质的旋转很可能在近场场中引入额外的分量。物体的运动就像一个产生电磁波的源,而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仍受经典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支配。
  • 传统上,电磁波通常是由振荡电流通过开放的天线产生的。MEs-f-MDMS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利用介质的相对旋转产生低频电磁波,如旋转模式TENG,使辐射波在水等介质中到达较远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一个比传统天线尺寸小得多的受限装置来产生低频信号。这可以用于水下通信。
  • 在今天的技术中,物体的移动速度可以是声速的数倍。在这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可以严重影响电磁波的相位。对于一架飞行速度为3km/s的喷气式飞机,在位于100 km的距离点上,电磁波到达飞机表面需要0.3 ms。考虑到信号处理记录所需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约为1-5毫秒,在此期间飞机将飞行3-15米的距离,这可能比喷气机的长度还要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理论建模中不考虑射流的运动,传统雷达捕捉飞行射流位置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如果将相位信息用于雷达探测,那么如果通信在GHz数量级,这样的距离将产生巨大的相移。我们期望MEs-f-MDMS在工程上有更多的应用。

原文链接:

[资源分享] 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触觉感知的问题与出路?

10 Jul 2024

  • 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富春教授分享《触觉感知的问题与出路?》主题报告,指出随着触觉传感器的发展及性能的提升,触觉感知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进展。触觉是用于获取环境信息的一种重要知觉形式,是人类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何能让机器人拥有人类一样的触觉感知能力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触觉传感器作为机器人获取触觉感知的装置也被中国日报评为了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本报告将围绕触觉感知“脖子”卡在哪里的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以“机器人如何获得像人一样感知能力”为题,分别从“密度、模态、区域、量程”以及“动态性、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现有触觉传感器的主要不足、技术瓶颈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其次以“触觉传感器如何提高机器人的认知能力和精准操作能力”为题,讨论了触觉表征、视触觉联合表征与融合实现操作目标物体特性、形态识别,以及操作技能的学习问题。接着,介绍了研究团队在触觉传感器以及机械手灵巧操作方面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机器人触觉感知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转载链接: